佳宁健康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旅游攻略 >

旅游攻略

高考英语近满分,却成了终身遗憾

2022-05-27旅游攻略admin 709
今天是2021年高考的第一天,作为很多人生命中的重要时刻,无疑牵动着千千万万的家庭。虽然这个时刻对我已经渐行渐远,但三十多年前的学习经历依然历历在目。

今天是2021年高考的第一天,作为很多人生命中的重要时刻,无疑牵动着千千万万的家庭。虽然这个时刻对我已经渐行渐远,但三十多年前的学习经历依然历历在目。 很荣幸当年就读于全国知名的文化教育中心:海淀区,不过遗憾的却是海淀区最差的一所学校。因为师资实在太差,所以高三那年我选择了在家自学,最终考取了今天被列为985的一所大学,其中英语成绩为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20分的卷子,只差4分满分。在这里不是炫耀这个成绩,恰恰相反,我想告诉大家,错误的英语学习方法贻害终身。 因为从小就看着父亲每天都抱着本英语书,所以耳濡目染,小学毕业时能够背出26个字母表。那个年代都是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所以初一入学,我就被理所应当地选为班上的英语课代表,一干就是6年。

因为每天要带着同学们早读,不得不强迫自己在英语上多花些时间。除了听录音、读课文,我的英语启蒙老师在出国前还把他的教学参考书都给了我,之后我自己还订了各种英语学习的报刊杂志。后来的几任英语老师实在是越来越差,所以整个中学阶段大约有四年的时间全凭自学,因为考试成绩总是遥遥领先,老师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那么我到底是怎么学的呢?首先说发音,因为每天要带着同学们朗读课文,所以前一天要反复听录音跟读,天长日久,语音语调绝对标准,这在当时的考试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一种题型专门让你找出单词中发音不同的字母或字母组合,这种题我几乎从来没丢过分。

然后是语法,因为教学参考书像总结数学公式一样,把每个阶段的语法脉络梳理得非常清晰,笔试的好处就是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去套用这些公式,不过这些都是基础的,我还专门喜欢钻研那些不符合一般规律的偏门的知识点,比如哪些介词在什么情况下不遵循一般语法规则?同义词在使用上有哪些细微的差别……我乐此不疲地把这些内容摘抄成小卡片,存了慢慢一抽屉,这些的确能够帮助我在试卷上迅速判断老师出题的意图,感觉那时候的考试真的像是在斗智斗勇。

还有就是背单词,今天用专业术语来形容,那些单词似乎永远储存在我的瞬时记忆中,无法转化成长期记忆,于是每次大考前,我都会花上一两个小时把单词表过一遍,对于那些平时老也记不住的单词,我还会单独做成卡片强化记忆,这些足以应对考场上那一两个小时。 

 这种英语学习方式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所以大学在英语这门课上,我也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四六级、考研都是如法炮制,顺利过关。本科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工作,因为当时的工资实在太低,工作三年后开始找机会跳槽,朋友给推荐了一个收入翻了十倍的外企工作机会,精心准备了一份中英文简历,对方看了也非常满意,直到最后一轮面试,让我用英语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竟然大脑一片空白了半天没说出一句话,这时我才发现这些年似乎从未真正用英语与人交流过。 

 后来的经历让我阴差阳错进入到英语教育这个领域,虽然英语依然还是不好,但是因为自己的英语学习经历,让我比英语好的人更能认识到这件事的意义,更愿意深入思考这方面的问题,也终于明白当年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首先,最大的问题是学习目标,英语是一门学科,但更是一个沟通交流的语言工具,所以英语学习的目标是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技能,而不是词汇、语法这些语言知识,当然,语言知识是掌握语言技能必不可少的路径,但绝非目标;其次是学习方法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单词和语法知识只能储存在瞬时记忆中,因为你从未在语篇语境中去认识它们,去学习如何掌握它们的用法,只是当作孤立的知识点,机械地死记硬背而已。

今天仍然能够看到不少培训机构的老师还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传授各种技巧给学生,帮助他们记住单词和语法知识,不是说这些记忆的方法没有科学依据,而是给学生培养了错误的学习策略。再说说语言输出,没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是谈不上输出的,整天钻研课本里的语法知识点,没有拓展阅读,没有真实语境中的交流,是不可能有语言输出的。其实后来读研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因为专业课用的都是英文原版教材,每堂课下来要读六七十页,感觉非常吃力,后来终于想明白了,把注意力集中在内容而非语言上,会感觉轻松很多,那些词汇句式慢慢地也就变成长期记忆储存在大脑里了,根本不用刻意去记住。 前段时间网上热议学英语到底有没有用,其实这个话题我觉得没什么好讨论的,至少对我而言,英语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已经不止一次成为障碍。很多人纠结的其实是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的问题,这个问题一半在“教”、一半在“学”。前几年开始的英语高考改革和二十年的英语课程改革,都在把英语教育逐渐向科学高效的方向引导,不论是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还是英语测评的内容和形式,都变得更加有意义。而传递教育这些年努力在做的,也是把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传递给更多的老师和家长,让孩子更加快乐、高效地学习成长。 [indent]本文作者徐海生:传递教育联合创始人。曾担任外研社少儿出版分社社长、教育培训事业部总经理;北师大出版集团京师普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indent]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