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富凯财经
可以吃的冬虫夏草“极草”在2016年因为违规被停售,它的生产企业青海春天就此“春去冬来”。为了从冬虫夏草的阴影中走出来,青海春天转型生产低度酒“凉露”举起大健康的战略牌,但持续广告投入后,并未彻底扭转公司的颓势,更没有成为公司的主营支撑。
随着201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对于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利好不断,青海春天于是选择再次出击冬虫夏草产业。6月22日公司发布公告,以9500万元的价格,受让关联方三普药业拥有的虫草参芪膏、虫草参芪口服液、利肺片、虫草五味颗粒、健肾益肺颗粒、健肾益肺口服液等六种中药产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和有关生产技术及资料。
得益于大健康和快消品两个板块的活跃,尤其是白酒板块全线飘红,叠加公司利好消息,6月23日青海春天久违的跳空高开,仅用了5分钟就封上涨停板,成为当日白酒板块最快封涨的个股。
二刷冬虫夏草,明为大健康实为中医药
作为中医药板块十分特殊的上市公司,青海春天头顶“冬虫夏草”第一股的光环,在2014年通过借壳ST贤成(贤成矿业)登陆A股,更是凭借“含着吃的冬虫夏草”广告语,让冬虫夏草纯粉片“极草”成为其当家产品,冬虫夏草收入一度占公司营收的90%以上。
然而好景不长,2016年“极草”被查出重金属砷超标,随后国家食药总局停止了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的资格,青海春天不得不停止了“极草”系列产品的生产。虽然公司依然经营冬虫夏草业务,但主要是原材料端的加工,冬虫夏草的利润和营收占比也逐年走低。
青海春天自2016年营收与净利润负增长后,业绩便一路下滑,2017年至2019年的营收分别为4.71亿元、3.33亿元、2.34亿元,同时期的净利润也大幅下跌,分别为3.11亿元、6844.69万元、580.78万元。即便是现在,冬虫夏草依然是公司的主营收入之一,2019年年报中,冬虫夏草所属的医药行业收入达到1亿元,占公司营收比重43%。
似乎是出于“极草”事发后的阴影,青海春天的冬虫夏草产品主要是冬虫夏草原草、净制冬虫夏草,也就是生产原材料,而产品端就交给了关联企业三普药业。
青海春天与三普药业的控股股东均为西藏荣恩科技有限公司,公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三普药业资产总额为3.6亿元,营业收入为8209.6万元,净利润为6657.61万元。
从利润水平上看,三普药业营收规模虽低,但净利润十分可观,这也与青海春天“极草”问题爆发前的利润水平相似。作为比白酒利润率还要高的行业,冬虫夏草产业的现金奶牛,便是终端产品生产企业。
一直给关联方做冬虫夏草加工厂的青海春天,终于在相关中医药政策红利下,看到冬虫夏草产业翻身的希望。而选择此时收购关联方资产,也是因为连年业绩下滑后,青海春天已经到了亏损的边缘。
青海春天在公告中表示,新《药品管理法》的实施,为冬虫夏草产业的复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次收购也让公司冬虫夏草类产品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大健康板块的业务和盈利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但此前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明确界定了,冬虫夏草不属于保健品,属于中药材,而且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因此青海春天想要从大健康领域做大冬虫夏草,显然是一种噱头。
青海春天所能凭借的,不过是中医药相关政策的开放,可能带来的冬虫夏草产品线丰富契机,但因为药品属性,也就限制了冬虫夏草的普通消费市场复苏希望。
凉露广告打得好,只赚吆喝不赚钱
与其说青海春天是一家医药领域公司,不如说它是一家成功的广告公司,比如在2018年时,因为冬虫夏草业务的急剧萎缩,广告营销策划收入甚至成为其主营来源。
在当家明星产品“极草”折戟后,2018年青海春天向市场推出了它转型的新产品——凉露白酒,而广告语更是定位精准“吃辣喝的酒”。国人无辣不欢的饮食习惯下,这个市场的专属白酒饮品此前一片空白,而青海春天就精准的发现了这一商机。
凉露白酒推出后,青海春天便复制“极草模式”,砸重金做广告,在广告中,凉露酒将自身定位为“吃辣喝的酒”,并且宣称科学减少了酿酒过程中产生的导致易上头、口感不适的有害物质。
然而白酒行业的品牌历史价值往往高于营销价值,作为后起之秀的凉露并未获得市场的足够认同。在发现“吃辣喝的酒”这一广告不仅限制了凉露的市场拓展,更没能打开吃辣这一市场后,青海春天在2019年对凉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方面凉露白酒的官方价格从29元调整到18元,大幅降低了商品价格以切入更广阔的中低端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凉露的广告也换成了“入口凉又润,烈酒化春风”,重点突出凉露酒温和的口感。
虽然在板块属性中,青海春天也被归类为白酒股,但凉露主攻的低度白酒不仅是白酒中的非主流市场,还存在一位行业龙头江小白,使得凉露的市场更加难以突围。
财报显示,2018年青海春天为凉露投入了6700万的宣传费用,但是凉露酒的销售不过2千万,2019年公司的销售费同比翻倍增长,并且主要投入到酒项目销售渠道的建设,但白酒业务的营收不过3千万出头。
进入2020年,富凯财经发现,凉露的广告少了,促销的活动多了,虽然口感还是原来的口感,但心情却越发沉重了,因为线下的购买渠道几乎消失了踪迹。
白酒这个万亿级消费赛道如果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市场空间将会越来越小,虽然青海春天有丰富的广告营销经验,但高价的冬虫夏草和低端的白酒,并不能用同样的手法操作,这个学费价值数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