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宁健康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时尚潮流 >

时尚潮流

死了都要反华?反俄风波未平,德国瞄准了台湾

2022-08-19时尚潮流admin 454
1939年8月23日,纳粹德国与苏联在莫斯科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 两个意识形态的宿敌之所以会合作愉快,直接原因在于纳粹德国崛起后,深感威胁的英法两国为祸水东引,

1939年8月23日,纳粹德国与苏联在莫斯科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

两个意识形态的宿敌之所以会合作愉快,直接原因在于纳粹德国崛起后,深感威胁的英法两国为祸水东引,推动纳粹德国与苏联互掐,高喊“绥靖政策”,甚至不惜牺牲东欧盟国的利益。

死了都要反华?反俄风波未平,德国瞄准了台湾

英法的自私自利,令苏联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再加上此时的苏联在远东地区与积极北上的日本法西斯狭路相逢,可谓真正的腹背受敌。所以为了腾出精力解决日本问题,苏联不得不与纳粹德国谋求暂时的和解。

而彼时的纳粹德国,因为靠着反共反苏的口号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财团的大力支持,再加上此时的纳粹德国高喊“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梨赢得土地”,同时宣扬作为雅利安人的日耳曼人天生比斯拉夫人高贵,所以消灭斯拉夫人并夺取斯拉夫人的土地,是希特勒的终极目标。

但问题是,第一次世界期间两线作战的教训实在太过深刻,所以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希特勒决心暂时与苏联合作,先行解决西欧的英法等国,确保苏德战争时后院无忧。

于是苏德合作势在必行,但问题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苏德合作很顺利,波兰也在二战爆发后顺利被瓜分,最后纳粹德国挥师西向,顺利消灭了法国,但所谓“十年陆军,百年海军”,迅速崛起的纳粹德国并没有壮大海军的时间,所以面对岛国英国的负隅顽抗,纳粹德国无能为力。

而此时的苏联,为应对即将到来的苏德战争,在搞定了日本后,加快了构建“东方战线”的进程,通过夺取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及罗马尼亚等国的大片土地,苏联将国界线向西平均推进了300~400公里,尤其是夺取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彻底触碰了纳粹德国的底线,因为罗马尼亚一直有纳粹德国的大油田。

所以苏德战争一触即发,而因为英国的誓死不降,德国不得不重蹈两线作战的覆辙。又因为猪队友意大利的一触即溃,德国不得不分兵巴尔干。

再加上本来打辅助的隆美尔在北非战场大放异彩,所以纳粹德国并未重蹈一战两线作战的覆辙,而是四个战场“手脚并用”。

多线作战直接导致了纳粹德国的顾头不顾腚,并进一步降低了纳粹德国取胜的可能性,于是纳粹德国再度重蹈一败涂地的覆辙。

按理说,因为两次世界大战多线作战导致一败涂地的深刻教训,德国应该引以为戒,坚决不做战争的挑起者,即便挑起也要誓死避免多线作战的尴尬局面,毕竟两次世界大战让战败的德国失去太多了,除了领土面积的剧烈缩水,德国连基本的国家主权都难以保全,在美国的阴影下根本看不到东山再起的希望。

但现实情况是德国非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一意孤行。在“第一战场”也就是追随美国制裁俄罗斯的对抗还一败再败甚至朝不保夕的情况下,德国主动开始开辟“第二战场”,配合美国,以参加联合军演的由头到台海地区兴风作浪、狐假虎威。

虽然德国空军总监英戈·格哈茨在接受记者关于德国参加“疾速太平洋2022”军演途中是否飞跃南海和台湾海峡的采访时,矢口否认了这一猜测,表示他们的飞行高度会超过10公里,并使用国际航线。

但路透社很快将他的这番说辞概括成德方没有通过台湾海峡的计划,并只会走“民航航线”。但结合上下文,英戈·格哈茨的所谓“不”更多地强调不针对中国,至于会不会在台海问题上没事找事,德国的态度始终模棱两可。

这是一个非常鸡贼的操作,要知道,不管德国在台海地区擦了边就走,还是根本没有通过台湾海峡向北而去,对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形成了巨大挑战。就像印度敢于公然将“消灭巴基斯坦”写入宪法一样,也许印度当下没有侵略巴基斯坦,而且就是打仗也打不赢,但德国这种公然将我国内政问题拿来炒作的行径,已经对我国形成了严重挑衅,是在中国的伤口上大把撒盐。

那么,为何德国会有如此卑劣的行径?要知道,从冷战结束以来,德国从未停止过,追随美国制裁俄罗斯的动作,俄乌交兵后更是放弃最后一丝中立成分彻底倒向美国,带领欧盟与俄罗斯激烈交锋。

因为欧盟经济高度发达,但资源天生匮乏。再加上冷战结束后,没有了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这个共同敌人,美国对欧盟的态度越发恶劣。所以当欧盟为了避免被美国撕扯不得不被绑上反俄战车后,很快遭到了美俄两国的夹击,成为两头受气的风箱老鼠,还未取得反俄的阶段性胜利,就被断供的俄罗斯资源扯掉了几层皮,不得不重启火电等能源,可谓在国际社会颜面扫地。

除了被俄罗斯的熊掌呼得满脸是血,德国作为中国的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是与中国政经、文化交流最为深入的欧洲国家,时至今日BBA等品牌依然深入人心,德国油纸包的故事更是一度风靡神州大地。

而在反俄差点儿丢了半条命的情况下,德国又决心在反华事业上“再立新功”,实在是不可思议。但从德国面临的内在环境来看,德国一意孤行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两个方面:

1、客观上,德国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

在二战中的惨败,使德国不得不在国土被五马分尸后,陆续拜倒在美国的牛仔裤下,成为美国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窗口国家。与此相对应,受苏联控制的民主德国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面向资本主义阵营的样板国家。

1990年东西德国重新统一后,虽然结束了东西撕裂的历史悲剧,但德国却并未改变被美国全方面控制的状况。相反由于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的烟消云散,美国在国际社会再无对手,昔日并肩作战的欧盟也显得越来越扎眼。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对欧盟可谓阴招迭出,比如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2009年的希腊债务危机,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以及2016年的英国脱欧危机等,确保了冷战后的欧盟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始终危机四伏。

而欧盟,是德国曲线统一欧洲的重要步骤,美国压制欧盟,德国无疑受伤最深。默克尔时代,德国努力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不断提升德国在欧盟内部的影响力,德国一度重新成为欧盟经济的引擎,综合国力获得较大提升。

但朔尔茨时代,随着美俄对抗的不断加剧,德国已经逐渐丧失了左右逢源的空间。再加上美国推动东欧各国反水,引诱英国在欧盟卧榻之侧上蹿下跳,对欧盟形成了越来越猛烈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舒尔茨政府为保证欧盟不在俄罗斯倒下前“出师未捷身先死”,在明知反俄会死得更快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了制裁俄罗斯的行动中。

而行动的结果也是可喜的,俄罗斯靠着丰富的资源绝地求生,德国等欧盟国家却差点儿没命。

如今,美国确定了“老二老三一起打”的策略,同时将矛头对准了中俄两国,迫使中俄两国不得不更加紧密地“背对背拥抱”。在这样的情况下,反俄也是反华,再加上美国的号令,德国焉有理由不冲锋在前?哪怕结果只是露了个脸。

2、主观上,德国不接受黄种大国的复兴

和国内某种“崇洋媚外”的病态心理形成鲜明对应的是,包括德国在内的很多西方国家,自诩高贵并对有色人种不屑一顾。

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被修理得相当“板正”,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两次世界大战本质上都是帝国主义内部的分赃不均,即便德国战败,也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自己人。

从15世纪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方国家就陆续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通过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野蛮掠夺,积累了沾满鲜血的第一桶金,并纷纷走上了所谓的大国崛起之路。

西方国家崛起后,西欧很快成为近代世界历史上的政治舞台中心,并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近代的国家主权概念。

事实证明,真正阻碍底层跃升的,不是那些罄竹难书的资本家,而是它们制定的规则和秩序。国际社会同样如此,自西欧各国了陆续发达并建立了以自身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后来者想要弯道超车,基本都被拍在了沙滩上。

所以德国尽管没有在海外大规模地开拓殖民地,却也能在白人世界后来居上。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的并驾齐驱,也是白人世界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而无论怎样的“以旧换新”,世界终归是白人主导的秩序。因此当中国逆势而起,对昔日的西方国家必然形成巨大冲击。

所以德国作为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民族复兴必然抱以巨大敌意。因为中国相比于俄罗斯,对西方世界的冲击从来不止于意识形态的水火不容,更有对西方主导的传统秩序的颠覆,关乎德国的切身利益。

可以说德国反华,以至于在台海问题上大做文章,不仅有被美国裹挟的无可奈何,更有出于自身安全的所谓“未雨绸缪”。

另外,由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撼动的是整个西方世界的利益,所以西方国家面对中国可谓空前团结。所谓人多不挨揍,德国敢于明目张胆地挑衅,也是出于所谓的群体安全性考虑。

而这样的操作,注定是自掘坟墓的取亡之道。毕竟在俄罗斯问题还半死不活的情况下,德国还尝试与中国为敌,并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这注定会让德国死得更惨。